7月的热浪席卷江苏各地,比气温更炽热的是苏超的热度。据美团数据显示,苏超第六轮比赛期间(7月5日至6日),徐州、宿迁、淮安、南京、扬州、镇江,6个主场城市外地游客购物消费同比分别增长43.9%、38.8%、34.3%、29.7%、21.8%、15.8%。随着暑期到来,江苏各地接住苏超传来的文旅好球,加大文旅产品供给,点燃新一波夏日消费热潮。
球场上,球员们奋力奔跑、挥洒汗水,为荣誉而战;球场之外,一股文化热潮也悄然兴起,各大文博场馆纷纷加入应援行列,让体育激情与历史文化魅力交织融合。
“白天看展晚上看球,感觉很不错!”7月5日,南京队VS苏州队比赛日下午,来自苏州球迷组队前往南京市博物馆,参观“数见苏韵·家门口看大展”环省行(南京站),一睹馆内的珍贵文物。
“一票难求”的南京博物院更是直接为苏超球迷准备了诚意满满的“大礼包”。非南京户籍的球迷只需出示身份证和7月5日南京对阵苏州的比赛门票,即可免预约快速入馆。同时,在南博非遗体验区,有“球”必应绳结制作体验、苏超系列面塑制作体验等活动,让球迷们在感受体育激情之余,也能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苏超的魅力,除了赛场上的拼搏,更在于城市间的文化交流。7月6日,镇江队VS泰州队的赛场外,“水韵江苏·家门口享非遗”镇江站暨非遗助力“苏超”展示活动在镇江体育会展中心北入口广场精彩启幕。来自江苏13个设区市的6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一堂,通过静态展陈、活态展演与互动体验三大方式,让广大球迷和游客零距离感受非遗的匠心魅力。活动期间,现场商圈人流增加60%以上,客流量超5万,带动周边商圈消费约500余万元。
赛场内,观众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;赛场之外,“第二现场”的球迷们,在不同的观赛点,用满腔热情点燃消费的“热浪”。
在徐州,大龙湖畔巨幕直播搭配后备箱市集与人才夜市,打造“湖边看球”新体验;户部山古建筑群下,月光市集球迷共享赛事欢腾;徐州印象城等商圈纷纷亮出超大屏幕,结合抽奖、消费券、露营烧烤等特色活动,营造“处处是球场”的热烈氛围;各类特色餐饮店等也踊跃加入直播阵营,让球迷游客沉浸式感受苏超魅力。
淮安围绕运河畔、古镇里、商圈中打造集体育观赛、美食品鉴、消费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,人们背靠千年运河,透过巨幅屏幕观看球赛现场转播,一边品尝盱眙龙虾,一边畅饮冰啤,体验视觉与味蕾双重享受。
各地花式观赛“新姿势”更是将“第二现场”的松弛感拉满。宿迁骆马湖沙滩公园,100平方米的LED大屏前座无虚席,球迷们赤脚踩在细白的沙滩上,感受着傍晚湖风轻拂的舒爽。苏州东太湖畔,苏州湾文化中心首演世界杯金曲特别版音乐喷泉,为苏超健儿加油助威;常州环球动漫嬉戏谷水上世界大屏实况转播苏超比赛,躺在水中看苏超清凉又惬意;无锡惠山古镇映月里街区内,一场“足球赛事+音乐”的市集活动云集了约40家宝藏摊位,超大投影高清直播赛事现场,露营椅、天幕打造的观赛区,共同构筑起沉浸式观赛体验。
在“第二现场”点燃消费热潮的同时,赛后的“二场经济”带动了文旅消费新增量。
7月5日,在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的露天广场上,巨大的电子屏前人声鼎沸,消费“热浪”也随之而来。火锅店外排起长龙,凭票根享折扣、赠饮品成为商家标配。据美团数据显示,比赛当日,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南京餐饮堂食订单量位居全省第一,主场南京的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255%。
扬州以“慢生活”著称,“三把刀”文化为代表的服务零售业态是“赛后二场”消费的重要场所。“边足浴边看球,看完球修脚放松”已成为广大球迷热衷的城市体验方式。据美团数据显示,扬州主场比赛期间,“扬州洗浴中心24小时可过夜”搜索量同比增长330%。7月5日当天,扬州异地消费者夜间休闲玩乐交易额增速在江苏全省第一,其中“扬州八轻八重非遗搓背洗浴套餐”销量较赛前增长142%。
看完苏超“留一夏”
从博物馆里的文化潮到市集里的烟火气,看完苏超“留一夏”已成为江苏夏日文旅消费新符号。这场由体育赛事“流量”转化而来的消费“增量”,正以更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满足球迷游客需求。下一步,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推动“体育搭台、文旅唱戏”的新方式,进一步助力文旅体商融合新发展,在为群众带来精彩纷呈文化生活的同时,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作者|本文转载自@水韵江苏
图片|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